常见五官、皮肤病 — 脓疱病
俗称“黄水疮”,是由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多在夏秋季发生,儿童多得,有传染性。
症状 主要是在面部和四肢(也可扩展到全身)长生許多黄豆大或更大的脓疱,很痒,抓破后流黄水,干后結成边緣翘起的黄痂,黄痂下是紅色的糜烂面。从脓疱发生到痂皮脫落約7~10天,但往往反复发生,使病程延长。严重的有畏塞、发热。
治疗
1.局部用1:5000高錳酸鉀或溫盐水清洗,黄痂敷凡士林油紗布,过些时揭下,外涂龙胆紫或磺胺軟膏等。脓疱可用消毒針挑破。必要时可用磺胺药或青霉素、四环索。
2.中草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为主。
(1)苦棟皮、虎牙草根等量,洗患处,每日一次。
(2)黄柏四錢,蒲公英一两,水煎洗患处。
(3)槐树枝烧灰研細,以食油調敷患处。
預防 注意个人卫生,病人的衣服要勤換洗拜多晒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