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药 — 止咳化痰药,止咳平喘药 - “赤脚医生”培训教材 - 中药方大全

TOP

常用中草药 — 止咳化痰药,止咳平喘药
】 【繁体

止咳化痰药

凡能减輕或制止咳嗽、排除痰涎,使其容易咯出的药物,叫止咳化痰药。但咳嗽的原因很多,外威、内伤都能引起,治疗时必須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各种不同的止咳化痰药,拜和治疗咳嗽原因的药物一起应用,則疗效更好。为了叙述方便,把止咳化痰药分为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溫化寒痰药三类。此外,痰所引起的病症并不局限于咳嗽,如癫癎、惊厥、瘰症等,在治疗时也有用化痰药的。这說明了化痰药的作用拜不局限于咳嗽,且有些化痰药也不用于治疗咳嗽。


止咳平喘药


馬兜鈴(图15-6)

生长环境:多年生經繞草本。野生于路边灌木丛,也有栽培。

采集:中秋前后收集。

炮制:药用果实。将成熟果实剪下,阴干,去净茎、叶。生用或蜜炙用。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定喘。

临床应用:用量一錢半至三錢。


图15-6 马兜铃(马兜铃科)

1.花枝;2.花的纵切面;3.雌蕊(去花被),示子房、花柱体及其外側的花药;4.果实;5.种子;6.根

1.肺結核咳嗽:馬兜鈴二錢 百部二錢 百合四錢 水煎服,半月为一疗程。

2.咳嗽气喘,或痔疮出血、痔瘻:馬兜鈴三錢 杏仁三錢 忍冬藤一两 水煎服。


千日紅(图15-7)


土名:一点紅、千年紅、长生花。

生长环境:一年生直立草本。栽培于荣园、宅前宅后或公园内。

采集:夏、秋花期采集。

炮制:药用花头。除净叶、梗,晒干。

功能主治:止咳定喘。

临床应用:用量三錢至五錢。

1.支气管哮喘:千日紅三錢 蔞仁四錢 水煎服,一日一次。

2.百日咳:千日紅三錢    图15-7 千日红(苋科)百部三錢 十大功劳叶三錢 水煎服。一星期为一疗程。


枇杷叶

生长环境:常綠乔木。全国各地均产,栽培于果园、菜园内。

采集:夏季枇杷成熟后,摘取叶片,落在地上的也可以。

炮制:刷去毛。炙用(加蜜糖炒微黄)或生用。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下气。

临床应用:用量一錢半至三錢。

1.百日咳:枇杷叶三錢 桑白皮五錢 地骨皮三錢甘草一錢 水煎服,連服一星期。

2.风热咳嗽:鮮枇杷叶一两 冰糖一两 水煎服。

3.呕吐不止,脚浮肿;枇杷叶三錢 半夏一錢 茅根三錢 茯苓三錢 生姜三片 水煎服,一日一次。

[附]枇杷花也入药,功效和叶同。


苏子

生长环境:見紫苏条。

采集:深秋采集紫苏的种子。

炮制:淘尽杂质,晒干,加6%蜜糖。炒至微黄。

功能主治:下气定喘,化痰开郁。

临床应用:用量一錢半至三錢。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苏子 白芥子 萊菔子各三錢 水煎,一日一次。


旋复花(图15-8)

土名:金沸草、全福花。

生长环境:多年生草本。野生于河边、路旁,水湿之地尤多。


图15-8 旋复花

1.全株;2.舌状花,3.筒状花

采集:7、8月間。

炮制:药用花。将花摊在芦蓆上晒干。梗切細晒干,也可作药用。

功能主治:下气止喘,化痰止咳,拜能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量一至三錢。

慢性支气管哮喘,浮肿:旋复花二錢 代赭[音褶,zhě]石八錢 生姜三片 水煎服。


萊菔子

土名:水萝卜子。

生长环境: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栽植于零星土地。

采集:夏至到大暑采收。

炮制:药用种子。筛净,洗净泥沙,晒干,炒至微黄为度, 打碎。

功能主治:下气定喘,消积化痰。

临床应用:用量二至五錢。

1.食滞:萊菔子五錢 水煎服。

2.气喘:萊菔子三錢 冬瓜子三錢  苏子三錢  白芥子三錢 麻黄三分 水煎服,一日一次。


白果仁

土名:銀杏肉。

生长环境:落叶乔木。野生或栽培于路旁、竹园。

采集:深秋果实成熟时采收。

炮制:种子入药。去壳,用硷水浸泡,剝去仁外黄皮,搗碎。

功能主治:歛肺涩腸,平喘縮溺。

临床应用:用量一錢半至三錢。

1.痰嗽气喘:麻黄五分 白果三錢 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加蜜糖少許,一日一次。

2.小便頻数:白果三錢 益智仁三錢 水煎服。


曼陀罗花(图15-9)


土名:风茄花,洋金花。

生长环境:一年生草本。野生或栽植。

采集:八月采收。

炮制:花供药用。切成絲,入烟筒吸用。

功能主治:止哮喘,祛风湿。

临床应用:用量二至四分。

1.哮喘:用干花少許(二分左右),切碎和烟絲放旱图 15-9 曼陀罗(茄科)

1.花枝;2.果烟筒内,点燃吸烟,每日2~3次。

2.胃神經痛:曼陀罗花三分 水煎服。

注意:本品含茛菪[普浪档,làng dàng]硷和东茛菪硷,故对哮喘以及胃神經痛有效。但有剧毒,内服应特别慎重。

本品如用量过大,容易发生中毒,症状是口干,皮肤潮紅,无汗,瞳孔散大,呕吐,狂躁。

搶救措施:洗胃,飲浓茶,注射强心剂、鎭静剂。所以在使用本草药时,一定要特別掌握好剂量。


蛞蝓[音括兪,kuò yú]

土名:蜒蚰、水蜒蚰。

生长环境:多見于潮湿的墙壁或杂树上,应与蜗牛鑑别。

采集:随見随捉。

炮制:鮮用:可預备小瓶集中。干用:热水泡一泡,晒干。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外用解毒。

临床应用:鮮用量6~10条,干用量五分至一錢。

1.止喘:鮮蛞蝓八条 鸡蛋二只 搗烂,燉熟后一起吃下,一日一次,連吃七天为一疗程。

2.解蜈蚣毒:活蛞蝓搗烂外敷。

3.疗疮;蛞蝓三条 搗烂和面粉、醋拌成糊状,敷患处。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本地常用中草药 — 解表发散风热药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