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耳鼻咽喉科常见病 - 中药方大全

TOP

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繁体

 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耳鼻咽喉诸窍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位于头面部,是清阳之气上出之处,分别由五脏所主,为五脏之外候,又称为“五脏之苗窍”。正如《灵枢·五阅五使篇》所说:“鼻者,肺之官也;口唇者,神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五官九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是依赖气血津液运行通道的经络互相联系和沟通,使人体成为一有机的统一体。
 一、耳鼻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一)耳与脏腑
 耳为清窍之一,主要生理功能是管听觉和平衡。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肾、心、肝、胆、脾、肺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都与耳的关系密切相连。

 肾。生理上,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为肾之阴精所滋养。正所谓“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病理上,“耳病皆属于肾”,“精脱者则耳聋”、“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心。古人云:“心为耳窍之客”,“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若心肾气虚,精神失守,气不宣通,内外窒塞,斯有聋聩之疾”,“思虑伤心,气脉内结,不得疏通,则耳内浑煌与气相击而鸣”,“心气虚热而耳聋”,“心虚血耗,必致耳鸣耳聋”。


 肝。肝之经脉上络于耳,肝肾同源,肝气上通于耳。病理上,“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肝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胆。肝胆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循耳后,人耳中,走耳前。故“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而耳聋”,“邪在少阳则耳鸣”,“胆火太亢,则口苦呕逆,目眩耳聋”。此乃说明耳病的实证、热证多与胆经火热有关。


 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健则耳得濡养而健旺。病理上,“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例如:脾气虚易致邪毒滞留耳窍发生耳闭;脾虚湿困则耳流脓不止;脾虚血亏、耳失濡养易致耳鸣、耳聋、眩晕。


 肺。“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为听”,“肺金受邪,······咽燥耳聋”、“金受火烁则耳聋”。临床上可见,耳病初起往往有邪在肺卫的症状。


 (二)鼻与脏腑
 鼻居面的正中,为气体出人之门户,属阳中之阳,是清阳交会之处,故为“清窍”之一,亦有“明堂”之称。鼻后为鼻咽,连咽喉,接气道,通肺脏。其生理功能为助肺行呼吸、司嗅觉、助发音。鼻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紧密联系,其中与肺、脾、胆、肾、心的关系较为密切。


 肺。“肺主鼻,······在窍为鼻”、“鼻者,肺之官也”、“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若异常,“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肺实则鼻流清涕”,“肺脏若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痈。”肺阴不足则鼻干鼻槁。


 脾。脾主运化水湿,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虚实改变均可影响鼻的功能。若异常,“因饥饱劳役,损脾胃,生化之气既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塞孔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又有鼻内生疮者,由脾胃蕴热移于肺也”。“脾热病者,鼻先赤”,临床所见鼻赤、鼻孔红烂者多为脾经湿热之证。


 胆。胆为中清之腑,其气上通于脑,胆之经脉循经至眉心鼻之二旁窦窍处。胆经有热常循经移热于脑而下犯于鼻。鼻病实证、热多与胆腑热盛有关。“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肾。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肾协调,鼻才能行气体出入升降之职。若肾气不足,阳气不能充实于肺卫,易被外邪所犯致鼻塞、流涕、喷嚏。“有不因伤于冷而涕多,涕或黄或白或时带血如脑髓状,此因肾虚所生”,此乃指鼻流涕与肾虚有关。


 心。“心主嗅,故令鼻知香臭”、“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此说明鼻的生理病理与心有关。


 (三)咽喉与脏腑
 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上连口腔,是经脉循行之要冲。喉在前,连于气道,通于肺脏,为肺之系;咽在后,接于食道,直贯胃腑,为胃所系。咽喉与肺、胃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还与脾、肾、肝有关。


 肺。咽喉为肺系所属,共同完成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肺气充沛,则喉的功能正常,呼吸通畅,语言宏亮。若肺经热盛;或肺虚津亏、虚火上炎;或肺之气阴不足,均可致各种咽喉疾病,正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胃。咽者,胃之系。咽与胃共同协调行胃主受纳功能。若过食煎炒之品,胃腑蕴热,则咽喉红肿痛,正如古人所云:“喉咙者,脾胃之候。若脏热,喉则肿塞”。临床上所见咽喉红肿疼痛的实证热证多为脾胃热盛所致。


 脾。脾与胃同属于土,互为表里,功能上互相配合,病理上互相影响。“脾胃有热,则热气上冲,致咽喉肿痛”。


 肾。肾主藏精。肾精充足,咽喉得以濡养,功能健旺则声音宏亮。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则咽喉干痛;若肾阳虚、衰,则寒邪乘虚上犯于咽喉而为病;若肾气虚弱,则无力鼓动声门而声音嘶哑。


 肝。“咽喉者,心、肺、肝、肾、呼吸之门户,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入顽颖”。疏泄失常,肝气郁结,上逆咽喉可致咽喉梗阻感;肝郁化热化火,上灼咽喉可致咽喉肿痛。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耳鼻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