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 急腹痛的预防与治疗 - “赤脚医生”培训教材 - 中药方大全

TOP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 急腹痛的预防与治疗
】 【繁体

急腹痛是临床最常見的症状之一。引起急腹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急腹痛的鑑別診断是很重要的。

(一)悬腹痛的鑑別診断

遇到急性腹痛病人,首先要判断他是内科腹痛还是外科腹痛,因为两类腹痛的处理原則是不同的:內科腹痛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而外科腹痛則往往需要手术处理。一般地說,內科腹痛往往是由于內脏病变通过种經反射机制反映到腹壁发生疼痛(临床上称为。成应性疼痛刀)多其特点是疼痛的定位不大明确,疼痛的性质比較含糊,常为全面性腹痛工程度較輕,并且起病較缓慢。检查时,患者腹式呼吸存在,腹較软,压痛点不固定,而且压上去疼痛加重不大或相反威到舒服(临床上称为“喜按”)。

外科性腹痛常見于以下三种情况

1.腹膜刺激綜合征:往往是由于腹內脏器严重炎症(如闌尾炎)或穿孔(如闌尾穿孔、胃十二指腸溃瘍穿孔等)引起,其特点是疼痛尖锐剧烈(甚至可引起休克),呈持續性,定位明确,有时可因剧烈疼痛而被迫采取一定的体位(临床称为似“强迫体位”如闌尾炎时右腿屈曲,不能伸直)。检查时,腹式呼吸消失,压痛明显,常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压痛点也比较固定。

2.腸梗阻綜合征:肠腔因某种原因发生阻塞,称为腸梗阻。共发生原因及特点詳下述。

3.內出血綜合征:由于外伤、宫外孕破裂等原因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血液刺激腹膜,而引起急腹痛。特点是先有一阵剧烈的腹痛,而后出現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如面色蒼白多四肢发冷,額出冷汗,豚搏細弱而快,血压下降等。检査时,腹部可較膨隆,有移动性浊音,如作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液。

在确定急腹痛的性质以后,就要进一步辨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腹痛。下面根据腹痛的部位,进行叙述(图3-5)


上腹痛:

1.胆囊炎、胆石症是胆道系統的常見病。

胆结石形成可能与神经调节机能紊乱,胆汁滞情,胆道感染等因素了有关。胆囊炎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感染所引起。

本病在40岁左右的肥胖女性化較多見。临床主要表現是右上腹持續性絞痛,可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或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提寒、发热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黄疸。

检查:发作时呈急性病容,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肉紧张。有时可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驗检查血中白細胞增多。

2.胆道蛔虫症:青年和儿童多見。由于腸里的蛔虫钻入胆道而发病。临床特点是中上腹剑突下突然发生剧烈絞痛,疼痛一陣陣发作,往往有钻頂感。痛时病人坐臥不安,在床上翻来复去。但疼痛間隙时,又可恢复如常。不久,又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可吐出蛔虫。开始体温正常,发病时間久了,往往因胆道感染而有畏寒、发热。部分病人有黄疸。

检查:剑突下可有輕微压痛。

3.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大多数病人过去有溃疡病史。临床特点是上腹部突然发生持績性的剧烈疼痛,不久即蔓延为全腹疼痛。病人出現面色蒼白、額出冷汗、脉搏細弱等体克症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

检查:全腹肌肉紧张,硬如板状,称为“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最明显。叩診肝浊音界消失。血化驗白細胞增高。

4.急性胰腺炎:女性多见,发病与饱食、饮酒有关。左上腹突然发生特續性或阵发性剧痛。一般成一自右向左的横带状疼痛区,可向左肩及左腰部放射。同时有恶心、呕吐。可由現休克症状。部分病人有黄疸。

检查:在脐上自右向左沿胰腺部位有一个带状压痛区。有腹肌紧张,左腰部也有压痛。血、尿化驗淀粉酶显著增高。

右下腹痛

1.急性闌尾炎:急性阑尾炎发病与祕經反射性阑尾痙挛、阑尾阻塞(如寄生虫或粪石塞入阑尾里)以及細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根据闌尾的炎症情况,可分为单純性闌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死性阑尾炎。

若阑尾发炎后沒能及时治疗而引起阑尾坏死穿孔时,往往会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有时也可由于闌尾发炎后与周围的网膜或腸管粘連,再有闌尾穿孔則仅会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急性闌尾炎的典型病例,病人往往开始有臍周或上腹部疼痛,数小时以后則轉为右下腹持續性疼痛,大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不高,往往在38度以下。

检査:右下腹闌尾点(臍和髂前上棘連綫的外三分一和中三分一分界点,旧称“麦氏点”)有局限而固定的压痛,井有肌卫、反跳痛。化驗血中白細胞数增多。

2.腸套迭:一段腸管套入其連績的邻近腸管内,称为陽套迭。多見于嬰儿。临床表現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患儿哭鬧不安,拒絕进食。可間歇发作。件有呕吐和果酱样大便。

检查:腹部可捫及腊肠样肿块,平滑而有神性,稍能话动,有压痛。

臍周痛

最常見的内心蛔虫病,詳见第四章。持績而剧烈的臍周腹痛,則应考虑腸梗阻的可能。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很多,如腸粘連、蛔虫团块阻塞、斜閉性、腸扭轉、腸套迭等。

临床特点是阵发性腹痛,腹脹,有呕吐,无肛門排气及大便。

检查腸鳴音亢进,有时能听到高音調的气过水音。


(二)急腹痛的处理原則

1.腹痛未明确診断前,禁用麻醉鎭痛剂,以免掩盖症状,延誤診断。禁止灌腸,也不能服泻药,以防病变蔓延。

2.治疗休克,制正脱水

(1)靜豚輪液及輪血。

(2)应用升血压药。

3.炎症性疾病可先用抗菌素。

4.急腹痛尚未确診,又发生以下情况者,应急送医院。

診治:

(1)突发性剧烈腹痛持績10小时以上,疼痛不見緩解反而加重。

(2)腹部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明显,范围有扩大趋向。

(3)有逐渐加重的內出血征象。

(4)疑有勝絞窄可能。

5.遇到以下情况,可先給予非手术治疗:

(1)急性腹痛已有好轉,或疼痛时間已超过三日以上但沒有恶化的征象。

(2)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或已局限化。

(3)病人极为衰弱,估计转院途中有危险或不能耐受剖腹检查手术者。


(三)常见急腹痛的处理

1.胆囊炎、胆石症:

(1)禁食,必要时输液,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和5~10%葡萄糖液多每日1000~2500毫升。严重者可作胃肠液压(經口或鼻插入胃管,抽出部分胃內容物)。

(2)中草药治疗:以利胆浮热为主,必須中西結合,增加疗效。

①、龙胆草三錢,蒲公英一两,黄芩五錢,山梔一两,香附五錢,水煎浓汁,多次吃下。

②、柴胡三钱,赤芍五錢,金鈴子一两,橘子皮一两,水煎,分二次服,一日二次。

③、金錢草一两,木香三錢,茵陈三錢,赤小豆一两,水煎服。

④、土大黄五錢,橘子皮五錢,明矾三錢,水煎服。

⑤、金鈴子三两,香附二两,水煎分四次吃下,一日二次。

(3)新針疗法:針中脘、內关、足三里、阳陵泉、胆兪、胆囊穴。

(4)解痙止痛:輕者皮下注射阿托品0.5毫克,或口服颠茄合剂10毫升(或颠茄片2片),一日三次;重者同时注射阿托品0.5毫克和冬眠灵25~50毫克,必要时可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无效时可肌注度冷丁50~100毫克。

(5)控制感染:以青霉素(每日40万~160万单位) 和鏈霉素(0.5克,一日二次)为主,也可改用其他抗菌素。

(6)以上治疗无效,多可考虑送医院手术治疗。

2.胆道蛔虫症

(1)非手术疗法原則及新針疗法同胆囊炎、胆石症。有时为了解除胆道痙挛,可静脉滴注氨茶硷0.5克。同时可考虑驱虫。

(2)中草药治疗:以驱虫止痛为治疗原则:

①、川椒目二钱,苦楝根皮一两,青陈皮各三錢,金鈴子一两,八月扎二线,玄明粉四钱(冲服),水煎服(适用微有发热的)。

②、鳥梅三钱,淡附片一钱半,木香二钱,檳榔四钱,十大功芳叶一两,水煎服(适用于尚未发热而疼痛剧烈者)。

③、鳥梅安蛔丸(成药)三錢至一两,一水吞服。

(3)西药驅虫,可用驅蛔灵药片或山道年等(用法詳見蛔虫病治疗)。

3、溃疡病穿孔:迅速送医院急救。

4.急性胰腺炎:大多数病人非手术治疗有效。

(1)禁食、补液,胃肠减压。

(2)解痙止痛,用阿托品,必要时注射度冷丁。

(3)用抗菌素控制成染。

5、急性阑尾炎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及时送医院手术。

(1)中草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为主,但应密切观察,如症状严重,最好早期手术:

1、土大黄一两,败酱草三錢,生米仁一两,紅藤一两,水煎服。

2、山慈姑三錢,老苏木三錢,敗酱草三线,生米仁一两,水煎服,外贴阳和解凝膏药一张,2~3小时疼痛止。

(2)新針疗法:足三里、阑尾炎,强刺激。

(3)药物治疗:解痙、止痛药,抗菌素.

(4)外科手术治疗阑尾切除。

6.肠孱套:迭送医院治疗。

7.肠梗阻

(1)禁食、补液,胃腸减压。

(2)解痙、止痛药,抗菌素。

药物治疗无效时,送医院手术治疗。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常见寄生虫病及传染病 — 瘧疾 下一篇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 肝硬化的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