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簡称乙脑)是由病毒引起的,借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大脑。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多見于儿童。症状
1.潜伏期:7~14天。有的病人可先出現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鼻塞等。
2.临床症状期:
(1)初期約3天,患者发热(39℃左右)、头痛、嗜睡、面頰潮紅、結膜充血、呕吐。多数患者有脑膜刺激症状,如頸强直,深浅反射減弱,克氏征、巴氏征阳性,小儿囟門突出等。
(2)极期:初期后3天,发热可在40℃以上,并由嗜睡进入昏睡状态,或出現兴奋、狂躁、譫妄、惊厥(特別小儿)。深浅反射可消失,尿瀦留或失禁,吞咽困难。
(3)恢复期:体温下降,在2~5天内可降至正常,严重症状消失,神志清,語言恢复,能低声說話,起先短語,再讲全句,反射都恢复。
3.严重病人,可持續高热,昏迷不醒,井可出現反复惊厥和呼吸、循环衰竭,如口唇青紫,四肢冰冷,大汗,脉搏細而弱,呼吸不規則,潮式呼吸等,往往因此而死亡。也有部分病人,在治疗后可出現后遺征如失語、肢体瘫瘓、智力減弱、运动障碍等。
主要根据流行季节(夏秋)和临床表現来診断,必要时可作如下化驗:
血化验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增多。脑脊液检查,压力大,细胞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預防 因本病目前还沒有特效疗法,死亡率和后遺症又較多,所以大力开展預防,显得更为重要。
1.大力消灭蚊子,如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翻缸倒罐,消除积水,清除杂草,以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同时用二二三、敌百虫、六六六等喷药或敌敌畏烟熏,消灭成蚊。
2.对病人早发現,早隔离,早治疗,以消灭传染源。
3.10岁以下儿童应注射乙脑預防針,第一年注二次,以后每年加强一次。
4.中草药預防:
(1)板蓝根三錢,水煎,一次吃下,每三日一次,夏、秋季連吃十次。
(2)烏梅五斤,藿香五斤,薄荷半斤,加水100斤,煎成50斤,可供100人預防服用。每周吃二次。
治疗 以对症处理为主。最好送医院治疗。
1.高热:可用冷敷降溫,同时配合退热药物,如安基比林,安乃近,冬眠疗法等。
2.惊厥:魯米那、冬眠灵、非那更、阿米妥等注射。
3.吞咽困难:用鼻飼。
4.呼吸困难:用氧气吸入,有呼吸机能低下时可用可拉明、洛貝林注射。
5.給于适当补液,但量应控制。
6.有脑水肿时用脫水剂如山梨醇、甘露醇等。
7.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可用白虎湯(生石膏一两至四两,知母五錢至一两,甘草三錢至四錢),随症再加其他药物。如昏迷可鼻飼。
8.新針疗法:同流脑。
解放軍的革命医务人員,发揚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运用新医疗法治疗乙脑后遺症,获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