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系统的检查法 - “赤脚医生”培训教材 - 中药方大全

TOP

血液、循环系统的检查法
】 【繁体

第二节 循环系统检查法

一、問診

1.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多在体力劳动时发生,休息后恢复較慢,甚至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有的在夜間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伴有咳嗽,病人被迫坐起(称端坐呼吸),这叫心原性哮喘或夜間陣发性呼吸困难。

2.心悸:病人自觉心跳快,心慌。心悸不一定表示有心脏病,常可因精神紧张而发生。

3.胸痛: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时,病人常有左胸前或胸骨后剧烈絞痛,并向左臂放射。

4.易疲劳乏力:心脏病人稍活动后就感疲劳、气短,体力比前显著减退。

5.其他症状:有无咳嗽、咯血、紫紺、水肿等。

二、望診

1.心尖搏动: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左胸第五肋間鎖骨中綫内側,距正中綫7~9厘米。如有心脏疾患,心脏扩大,則心尖搏动可向外移位,超过鎖骨中綫,或向下向外移位,达第六、七肋間乳头外側。

2.皮肤、粘膜、指甲有无紫紺。心力衰竭时往往因大小循环回流障碍,末梢充血而发生紫紺。

3.四肢有无水肿,呼吸是否急促。右心襄竭时可有下肢水肿。左、右心力衰竭时均可有呼吸困难。

三、触診

1.用手掌輕按心前区,有无收縮期或舒张期震颤。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有舒张期震颤。

2.脉搏:心脏收縮时有压力传到动脉,动脉壁随心跳而起伏,就形成了脉搏。触診通常摸橈动脉,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进行触診。若脉搏忽强忽弱,忽快忽慢,过快或过慢,或者一段时間規則,一段时間不規則,那就可能有心律失常。若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現,称为交替脉,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常見。此外,在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由于心脏收縮无力,不一定每次收縮都有压力传到动脉壁,可出現脉搏和心跳不一致(脉搏比心跳少)的現象,称为脉搏短絀。

3.肝脏肿大:常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肿大有压痛,久后可发展为充血性肝硬化。

4.检查四肢有无凹陷性水肿。

四、叩診

叩診主要确定心脏和大血管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內的位置。用指指叩診法沿肋間从肺到心胜、从上到下进行叩診

(图5-5,6,7)



图5-7 心脏浊音界在各肋间距中线的距离

五、听診

1.听診順序:听診心脏时,病人可采取坐位或仰队位,按下列順序听診:二尖瓣区(心尖部)→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緣第二肋間)→第二主动脉瓣区(胸骨左綠第三、四肋間)→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緣第二肋間)→三尖瓣区(胸骨下端稍偏右处)


(图5-8).


2.心跳和节律:心跳的速度叫心率。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60~80次,劳动、发热等情况以及小儿心率較快。正常人心跳有一定的节律。听診时遇到心律不齐、过快或过慢(称为心律失常),就要怀疑有心脏病存在的可能,再要結合临床症状及其他体征来全面分析。


3.心音:正常心脏收縮和舒张,发生两个声音,分别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可用听診器在胸壁上听到。第一心音的音調低,持續时間較长,是由于心室肌肉收縮和二尖瓣、三尖瓣关閉时的振动,以及主动脉和肺动脉管壁在射血开始时所发生的振动造成,在心尖部听診較明显。第二心音的音調高,持續时間較短,是由于心肌舒张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閉所发生的振动造成,在主动脉瓣区听診較明显。当瓣膜有病变(狭窄或閉鎖不全)以及其他一些情况,由于血液經过瓣膜或倒流时产生漩涡,就产生与正常心音不同的声音,叫杂音。出現在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間的叫收縮期杂音,出現在第二心音和下一个第一心音之間的叫舒张期杂音。听診时,应注意区別杂音是收縮期杂音还是舒张期杂音,杂音的强度(輕、响)、性质(粗糙、柔和)、是否向其他部位传导和在那个瓣膜区最清楚。舒张期杂音絕大多数表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如二尖瓣区粗糙的舒张期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重要特征;收縮期杂音則可能是器质性的,也可能是机能性的,特别是肺动脉瓣区和三尖瓣区的收縮期杂音,多半是机能性的。此外,还有一种奔馬律,就是在原有的两个心普之外还有一个附加心音,这三个心音所組合的普律好象纵馬奔馳发出的馬蹄声,心率在每分钟90~100次以上,而且常可同时听到其他杂音。奔馬律可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发作时。


4.血压:心室收縮时以一定压力推动血液向血管流动,同时血管壁也受到压力,叫血压。可用血压計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血压包括收縮压和舒张压两部分,正常收縮压在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90毫米汞柱。血压过高就是高血压,过低則叫低血压。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血液、循环系统 — 血液系统解剖.. 下一篇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