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一、风湿病及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病是一种慢性而有反复发作的疾病,与溶血性鏈球菌威染有关。在风湿病急性发作前数天至三个星期,常先发生扁桃体炎或咽峡炎,但有时这种先驅感染的症状很輕或不明确。发作起始有疲乏、煩躁、食慾减退等。但一般的起病較急,先有发热,接着发生关节炎、心脏炎,出現皮下小結、皮疹及舞蹈病等。
(一)风湿病(又称风湿热)
症状
1.发热:以不規則的中度发热为多見,脉搏加快,大量出汗。也可有反复的鼻出血。
2.关节炎:是最常見的症状之一。风湿性关节炎是游走性的多关节炎,常累及膝、踝、肩、腕等大关节,往往为对称性(即两侧同一关节同时发生)。累及关节呈紅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現。
3.心脏炎:尤其儿童比較多見。可表現为心率显著增快、第一心音弱、心尖部有收縮期杂音、心脏扩大、心律不規則等。
4.舞蹈病:以儿童較多見,主要表現是經常发生不协調而无目的性的运动。
5.环形紅斑和皮下小結,多見于胸、背、四肢内側,呈环形或半环形紅色斑疹,中心部皮色正常;有时出現黄豆大小的結节,多見于关节的伸側,无疼痛,与皮肤无粘連。
6.其他症状;可出現腹痛、胸膜炎、肺炎等。
(二)风湿性心脏病
当风湿性心脏炎累及心瓣膜时,可引起瓣膜变形、粘連,造成心脏瓣膜的狭窄及关閉不全,則形成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侵犯心脏瓣膜最常見的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及三尖瓣。
症状
1.輕者平时觉不出什么症状,或劳累后出現心悸、气促。
2.一般病例劳动后出現呼吸困难、心悸、咯血,重者出現浮肿、肝脾肿大、腹水等。由于二尖瓣狭窄,舒张期血液自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受阻,引起左心房扩大,肺靜脉压增高,而左心室血液輸出則减少。此时患者輕度发紺,面頰部潮紅(称“二尖瓣面容”),严重肺充血而发生咳嗽、咯血,劳动后呼吸困难等。肺充血又可使右心負担加重,逐漸发生右心室扩大及衰竭。
检查
1.心尖部听診,往往可听到有舒张期雷鳴样杂音,这是二尖瓣狭窄的特殊体征(由于二尖瓣狭窄,舒张期血液自左心房通过狭窄的瓣膜进入左心室,发生漩涡而形成)。同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心尖部第一心音早期亢进,晚期减弱。触診时可在心尖部摸到舒张期震顫。叩診时,心浊音界于心腰部膨出(左心房扩大所致),心尖向下。某些病人有二尖瓣关閉不全同时存在,則心尖部听診时可伴有响亮而粗糙的收縮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心界向左下扩大。
治疗
1.活动性风湿热应队床休息,病情好轉后再逐漸增加活动。无特殊症状的輕型风湿性心脏病人,不須进行特殊治疗,主要叮嘱患者避免剧烈的运动和过度疲劳(必要时适当休息或减輕工作)。注意防止呼吸道威染,一旦有感染出現,应及时治疗。如病人精神过于紧张,可适当給予鎭靜剂,如利眠宁、魯米那等,同时給病人做思想工作,鼓励病人用毛泽东思想挂帅,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同疾病作斗爭。
2.有活动性风湿病者,应給予抗风湿治疗,如阿斯匹林1~1.5克,每日三次;保泰松0.1~0.2克,每日三次;强的松10毫克~20毫克,每日三次等。同时用磺胺药物或青霉素控制威染。
3.輕度心悸、气促,可給氨茶硷0.1克,每日三次。或加用少量鎭靜剂,如利眠宁10毫克,每日2~3次。
4.有明显症状,如气促、心悸、咯血、肺水肿等,但年龄在20~50岁之間,瓣膜弹性較好,属单純性二尖瓣狭窄,也无其它活动性病变的病人,可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作二尖瓣分离术,效果較好。
5.出現心力衰竭时,应及时搶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