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神经、内分泌系统
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一节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神經系統是人体活动的指揮、联絡系統,最高部分是大脑。人的精神活动(思維、語言),是大脑的最高功能,也是其他一切动物所沒有的。神經系統由神經細胞和神經纤維所組成。神經纤維分布全身,起传递訊号的作用: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把外界的事物和变化不断反映給大脑,同时也不断地把体内各处的情况向大脑报告,由大脑进行分析、綜合,又把大脑发出的相应命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变成各种反应和动作(这样的一个过程叫反射)。人就是依靠神經系統的复杂反射活动,保持着身体内部的及身体和外界环境的协調統一;而尤其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保証着人能够不断地认識客观世界拜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因此,神經系統的机能是极其重要的。
神經系統可分为中枢神經系統、周围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
一、中枢神經系統
中枢神經系統包括脑和脊髓。
(一)脑
脑位于顱腔内,整个脑可分为大脑、脑干和小脑(图7-1).

1.大脑:形如半球,占据脑的四分之三,表面有許多皺折。整个大脑又分左右两个半球。如果把大脑切开,可以看到表面一层是灰色的,主要由神經細胞构成,叫大脑皮质;内层白色,主要山神經纤維构成。脑中还有几个空腔,叫脑室,是产生脑脊液的地方(图7-2).

图7-2 脑的切面
大脑皮质管理全身各部的活动拜产生思維。皮质的各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因而分成許多中枢,如感觉中枢、运动中枢、言語中枢等。大脑的某一区域受損害,該区域的特定功能便遭到破坏。例如一側运动中枢受損,可引起半身不邃(偏瘫)。大脑皮质对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性的,即一側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通过神經纤維同身体对側相联系,所以当一側中枢或神經紆維(交叉前)受損时,就能引起身体对側的瘫痪或感觉丧失。
2.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下方,也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小脑具有維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3.脑干:位于脑的下部中央,自下向上可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間脑(即丘脑和下丘脑)四部(图7-3).
延髓在脑干最下方,下与脊髓相連,上接脑桥。延髓是脑干的重要部分,其中有許多重要中枢,管理呼吸、循环等机能活动,又称“生命中枢”。延髓受到伤害,人就要死亡。
(二)脊髓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圓柱形,上端通过顱底的枕大孔与延髓相連,在成人下端終止于第二腰椎水平。由此向下,椎管被腰

图:7-3 脑干(腹面观)
骶神經占据。所以,从腰椎下部(第三、四腰椎間)进行穿刺,不会刺伤脊髓。
脊髓中央顏色較灰,叫灰质;周围部分顏色較白,叫白质。脊髓灰质中有較低級的中枢,調节排尿、排便、出汗等内脏活动。白质由神經纤維构成,它把脑的命令传送到躯干四肢,把躯干四肢的感觉訊号传送到脑。
二、周围神經系統
周围神經系統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經紆維等組成的,分布于全身。可分为顱神經和脊神經两部分。
(一)顱神經
顧神經共12对,其名称如下(編成口訣):一嗅、二視、三动眼;四滑、五(三)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走)、(十)一副、(十二)舌下全(图7-4).

图7-4 颅神经
(二)脊神經
脊神經共31对,它們从脊髓发出,往往与动、静脉一起走行,分布到躯干、四肢和肌肉,管理这些部位的皮肤威觉和肌肉运动,如分布到胸壁的肋間神經,分布到上肢的
橈、尺神經,分布到下肢的坐骨神經等等(图7-5,6).


三、植物神經系統
植物神經系統分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两大部分,主要是支配内脏器官如心、肺、胃、腸等的活动。交威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纤維常分布到同一器官,两者的功能恰恰相反。例如,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經則使心跳减慢、瞳孔縮小等。它們的作用虽然互相对抗(医学上称拮抗),但在中枢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它們又是互相协調、密切配合的,使器官的活动随时适应机体的需要。

現将两个系統的主要作用列表于下:
交威神經系統 — 副交感神經系統
1.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 心跳减慢,血压降低
2.支气管松弛扩大 — 支气管收縮窄小
3.胃腸端动变慢,消化液分泌减少 — 胃腸运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加
4.汗腺分泌,出汗 — 对汗腺分泌沒有作用
5.瞳孔散大 — 瞳孔縮小
四、脑脊髓膜和脑脊液
1.脑脊髓膜:在脑和脊髓的外面包有三层膜,从外到内是:硬脑(脊)膜、蛛网膜和軟脑(脊)膜,总称脑脊髓膜。主要起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2.脑脊液及其循环: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布于脑和脊髓的四周、軟脑膜和蛛网膜之問的腔隙里。脑脊液来自血液,最后又回到血液中去。脑膜炎时,脑脊液可变得混浊不清。脑脊液的作用是供应脑和脊髓的营养,保护脑和脊髓避免外力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