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疾病 — 其他肛門直腸疾病
(一)肛門裂
通常发生在肛門后中綫处,常因大便干硬使肛門皮肤受損而发生。患者排便时感割裂样剧痛,常带少量鮮血。防治 防止大便干結,必要时可服輕泻药。疼痛时用热水坐浴。
(二)肛門直腸周围脓肿和肛門瘻
肛門直腸周围脓肿,常因肛門直腸交界处的組織受損伤,被細菌侵入造成感染而成。局部发紅、肿大、发硬,患者感到肛門处发热、疼痛,排便、咳嗽、行走时加剧。脓肿往往向外潰破拜可形成經久不愈的瘻管即肛門瘻,常有分泌物、粪液从疫管排出,周围皮肤因受刺激而发痒。脓肿初起时,可用热水坐浴。如已化脓,应及早切开引流。肛門瘻須用手术方法将瘻管打开或切除才能治愈。常用中医挂线疗法,也可用疾管切开术。
(三)脫肛
直腸的粘膜层或直腸壁脫出肛門外,称为脫肛,常由于慢性腹泻、便秘或长时期慢性咳嗽引起。脫出的直腸在初期尚易回复;但久后易因受刺激而发生慢性炎症,以致不易回納,常可发生紅肿、糜烂。脫肛的防治,一般輕症如消除其致病因素后,可以使脫肛自愈。如較为严重,甚至已不能回納、发生糜烂的,須根据病情采取手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