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浊阴 - 中药方大全

栏目介绍

【清阳、浊阴】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阴主形,重浊下降,故浊阴(主要指大小便)出于前、后阴等下窍。阳主卫外,故清阳(可以体会为卫气)发于肌表“腠理”;阴主内守,故浊阴(指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内走于体内脏腑等组织器官。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卫外的阳气)充实于四肢;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饮食水谷)归流于六腑。古人用“清阳”、“浊阴”相对的来阐明具体的、较为普遍的生理现象,并以此来说明“阴阳互根”的原理。故对“清阳”和“浊阴”的理解,虽有个总的概念,但结合实际情况,含义有时就不尽相同。

清阳、浊阴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