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的关闭功能不全,胃液中盐酸胃蛋白酶,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炎性改变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食管中下段,发病年龄以40~60岁最常见。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学中噎膈、胃脘痛、反酸等病证范畴。
【诊断】
临床表现
1.反胃:每于餐后、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味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偶可进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造成吸入性肺炎。
2.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常在饭后1小时内发生,可向颈、肩、背部扩散。
3.吞咽困难或呕吐:多呈间歇性,若持续者常显示食管狭窄。
4.触诊:压胸骨时部分患者感胸骨后隐痛。或剑突下轻度压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