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又称阿弗他,在口腔粘膜病中较常见,好发于青壮年,女性较男性多见。本病与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但具体病因不明。另外,从口疮的临床表现来看,本病的发生与粘膜的角化程度有一定关系。本病中、西医同名,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心脾积热及阴虚火旺有关。
【诊断】
临床表现
1.轻型口疮:初起口腔粘膜表面见细小红点,局部灼热。随着病程进展,红点逐渐扩大为绿豆大小的浅溃疡。此时患者局部剧烈烧灯痛,咀嚼、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痛甚。溃疡周围粘膜充血似一红晕围绕溃疡略凹陷,表面呈淡黄色。此型溃疡一般为一个或数个,在 7~10天内逐渐愈合。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复发,二次相隔时间长短不等。长的可达数月,短的只有几天,甚至没有明显的间歇期。
2.口疮性口炎:本型特点为溃疡数量较多,常可达10余个或更多。在口腔内呈短不等,长的可达数月,短的只有几天,甚至没有明显的间歇期。
3.口疮性口炎:本型特点为溃疡数量较多,常可达10余个或更多。在口腔内呈散在分布,其余在临床表现方面与轻型口疮无明显区别。
4.腺周口疮:口疮数量多为单个病变损害深而大,常似弹坑状。呈紫红或暗红色,中央为凹陷的溃疡面,边缘不规则隆起似瓣片。周围粘膜红晕明显。可伴有淋巴结肿大及发热等。本型口疮发作期较长,有时可达数月方愈合。愈合后在局部形成瘢痕组织,但在瘢痕组织上仍可复发。另外,本型口疮还可形成组织缺损,多见为悬雍垂缺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