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诊症状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 高热 - “赤脚医生”培训教材 - 中药方大全

TOP

常见急诊症状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 高热
】 【繁体

常见急诊症状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一、高   热

健康人的体溫維持在37℃或稍低的水平(此处指口溫,肛門溫度可高出0.5℃,腋下溫度則低0.5℃),每日的波动不超过1℃。如体溫高于39℃,临床上就称为高热,常是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一)常見病因

1.急性传染病:

(1)病毒性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流行性威冒,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等。

(2)細菌性传染病:敗血症,肺炎,猩紅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細菌性痢疾,伤寒,白喉,丹毒,結核病等。

(3)寄生虫病:瘧疾,急性血吸虫病,絲虫病等。

2.化脓性病灶或病灶性感染:扁桃体炎,淋巴結炎,泌尿道感染,胆道感染,急性中耳炎,关节炎,皮肤疖病,痛疽,脓肿等。

3.組織破坏引起的高热,如手术后、骨折、烧伤、恶性肿瘤等。

4.其他:中暑,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失血,严重貧血,药物反应,輸液反应等。

(二)診断要点

1.病史:

(1)首先应了解起病的緩急、季节、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一般急性传染病均起病較急,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脑、传染性肝炎、瘧疾等,往往可詢得接触史。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而腸胃道传染病多見于夏秋季。

(2)病程的长短:一般急性传染病的病程較短,如长时間发热(二周以上),应考虑伤寒、急性血吸虫病、結核病等。

(3)伴随的主要症状:重点在各系統的病史詢間。如呼吸系統疾病常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胃腸道疾病常有呕吐、腹泻、腹痛、恶心等;胆肝系統疾病常有右上腹痛、黄疸等;泌尿系統疾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脑部疾病常有剧烈头痛、噴射性呕吐、昏迷、惊厥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如何;神志清醒与否;皮肤顏色怎样;有无出血点或皮疹;全身淋巴結是否肿大;五官有无感染等等。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或其他严重感染(象敗血症)引起的毒血症状,往往可使神志昏迷。麻疹、猩紅热等疾患,皮肤发紅,出現紅色疹子。敗血症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在皮肤上出現瘀点或瘀斑。肝炎、胆囊炎有时可使皮肤、巩膜黄染。局部淋巴結肿往往是局部威染所致,而全身淋巴結肿大則应考虑結核或其他严重疾患。五官科疾病常有局部症状。

(2)检查心、肺、肝、脾体征,腹部有无压痛和肿块。发热病人大多心率快(一般体溫每上升1℃,心率增快10次/分),但心律齐,如心律不齐或心脏有明显杂音,应考虑心脏疾患可能。肺和支气管等感染,往往可在肺部听到罗音。肝肿大常見于肝炎或其他肝部疾患。脾肿大則多見于伤寒、敗血症、严重結核病等等。如肝、脾均肿大,应考虑瘧疾、血吸虫病等的可能。肝炎、閘尾炎,腹膜炎等,腹部往往有压痛或肌紧张,有的还可摸到肿块。

(3)神經系統检查:检查正常神經反射是否敏感,有无病理反射等等。脑膜炎、脑炎等疾患,可有項强,病理反射等体征。

3.化验检查:

(1)血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液涂片检查:一般传染病和化脓性感染疾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均可增高、但伤寒、流威、瘧疾等疾患,白细胞总数往往可较低,中性也不增高。寄生虫病则嗜酸性细胞增高。瘧疾、絲虫病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作血涂片检查,可找到病原体。

(2)大小便常规检查:泌尿道感染者,尿中往往有红、白细胞。肾炎时,尿中有红细胞和蛋白、管型等。痢疾时,大便呈粘液脓样,有多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寄生虫病者的大便中可找到虫卵。

(3)肝功能检查:肝脏疾病时可见异常。

(4)有条件时,可针对疾病再作其他检查,如血、尿培养,痰培养,脑脊液化验等。

必须指出,诊断发热疾病,在农村必须以病史和体格检查为主,通过反复的分析研究来确诊,决不能单纯依赖化验检查,即使有条件作上述各项化验,也只能作为诊断时参考。

4.其他检查:有条件时,可作X线透视等,对肺部疾患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値。但同样地不能依赖它。

(三)治疗

1.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队床休息,多飲水,吃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患者在未确診前,不应随便使用退热剂,以免掩盖症状,延誤病情。只有当热度过高、严重影响病情时,才在其他措施配合下适当应用退热剂,常用的如 A.P.G.、P.P.G.、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但使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退热过快,引起虚脫。对疾病已經确診者,可用退热剂,但用量也应控制。剧烈头痛者可应用止痛剂,如安乃近等。高热惊厥者,除給退热剂外,应立即肌注苯巴比妥納(或阿米妥納),成人0.1~0.2克,儿童5~8毫克/公斤/次。或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腸,成人10毫升,儿童0.4毫升/公斤/次。二者可交替应用。还可用冬眠灵肌注,成人50毫克,儿童1毫克/公斤/次。必要时加等量非那根同时注射,可迅速达到降溫、止惊的目的。还可用物理降溫如冷水擦浴等。

2.新針疗法:①肺炎高热:尺泽点刺出血;②风湿热:外关;③感冒高热:合谷;④腸炎、痢疾高热:曲池;⑤流威高热:大椎、合谷;⑥发热不出汗;大椎、曲池;⑦发热出汗:曲池、复溜。

3.病因治疗;根据病更及体检,分析矛盾,加以确診,而針对原发疾病作进一步治疗。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小儿惊厥的处理与治疗 下一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