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疾病 — 破伤风的症状与预防和治疗 - “赤脚医生”培训教材 - 中药方大全

TOP

外科常见疾病 — 破伤风的症状与预防和治疗
】 【繁体

九、外科常见疾病 —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很危险的传染病,由于細菌毒素作用于运动神經,引起肌肉强直和痙孿,临床上主要表現为牙关紧閉及躯干强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不喜欢空气的細菌,又称厌氧杆菌。平时生长在牲畜与人的粪便及肥沃的土壤或污水中,它的生活力頑强。人們在劳动生产或日常生活中,或在战斗时,如果皮肤有了破損,細菌就能經伤口进入。細菌也可以通过臍带进入新生儿的体内(所謂臍带风、七日风即为本病)。由于破伤风杆菌不喜欢氧气的,所以較深的伤口細菌进入后,容易生长繁殖。

症状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潜伏期愈短,病势愈重。起病时往往有畏寒、发热、不安、喉痛等症状,继之产生牙关紧閉,呈苦笑表情,并因咽部强硬而引起

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青紫等,因頸背肌肉强直而呈角弓反张。严重患者,有陣发性全身痙挛,伴有肌肉疼痛。外界的刺激可以加重发作。反复发作痙挛、抽搐,致病人体力衰竭,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搶救,常于一周内因心力衰竭、窒息或肺炎而死亡。患者神志始終是清晰的。

本病診断以最近創伤史、典型症状如牙关紧閉、面部表情及周身肌张力增加等为主要依。

治疗 必須及早治疗。必要时应急送医院搶救。

1.血清疗法:及早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肌肉及靜脉各注一次,剂量各为5~10万单位。若情况无好轉,可再继續注射。注射前,必須作血清过敏試驗(方法見附录)。

2.鎭痙疗法:輕者可用大剂量苯巴比妥作靜脉注射,抽搐严重时可用硫賁妥鈉靜脉注射,一般将1克药物溶于500~1000毫升5%葡萄糖水中緩滴,每分60~100滴,每日1~2次。紧急时可用2.5%溶液2~3毫升立即靜脉注射。

3.手术疗法:伤口作彻底的扩創,伤口不縫合,并用双氧水湿敷。扩創前于創口周围注射抗毒血清1~2万单位。有窒息情况,考虑作气管切开手术。

4.一般疗法:

(1)患者必須靜臥暗室内,避免光綫、尖声音等刺激,医生尽量少检查病人。

(2)注意营养:无法进食时可补液、輸血,以維持营养。

(3)发生紫紺时,应用氧气。

(4)抗菌素以青霉素为主,每天40~80万单位。

5.中医疗法:蟬蛻一两,天南星二錢,明天麻二錢,全蝎(連尾)七个,炒僵蚕七个,煎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連服三天,每次服前用黄酒冲服朱砂五分。也可用天麻、防风、羌活、白附、南星、白芷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溫酒服下,并可敷患处。

預防 破伤风是可預防的,預防方法有二种:一种是防止破伤风杆菌进伤口,即使侵入了,也要立即把它清除出去。另一种是使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而免于发病。由于战爭及生产劳动容易引起外伤,破伤风的发病机会比較多,而本病一經发生,較难治疗,故掌握有关預防措施,防止本病发生,对于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針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具体預防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較大較深的伤口要及时送医院作彻底的扩創手术。严禁老法接生。

2.加强人体抵抗破伤风毒素的能力,有二种方法:

(1)被动免疫:就是注射破伤风的抗毒血清(T.A.T.),增加抗体。凡是深的刺伤,大的伤口或接触泥土、污物的伤口,都应給于預防注射。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剂量一般为1500单位。注射前需作过敏試驗。

(2)自动免疫:就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促使人体产生抗体。在备战条件下,对战士和民兵普遍注射。一般每次注射1毫升,間隔3~6周,共注射三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剂量1毫升。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外科常见疾病 — 灼伤症状与治疗.. 下一篇外科常见疾病 — 敗血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