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疾病
(三)痛經
凡在經期前后或在經期中发生腹部疼痛或其他不适,以致影响生产劳动者均可称为痛經。大多发生在經前1~2天,或月經来潮的第一天开始,于經期中逐漸减輕,以至消失。痛經部位多在下腹部,也有放射到后腰部、上腹部、外阴、肛門及其他部位的。
痛經是一种症状,常見原因是盈腔炎症性充血,子宮頸管狭窄,子宮位置不正,内分泌紊乱,子宮发育不良等,但精神紧张在痛經发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凡月經初潮就开始疼痛的,多因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調或子宮发育不良,宮頸口狭窄等引起,称为“原发性痛經”。凡初潮以后,过一段时間发生痛經的,多因生殖器官炎症及子宮肌瘤等引起,称为“继发性痛經”。
治疗
1.原发性痛經:进行卫生教育,消除患者对月經的恐惧,甚为重要。同时,經期适当防止过度劳动,給于止痛药等对症治疗,并可使用下述治疗:
(1)中草药治疗:以活血通經为主。①当归三两,土牛膝一两,制沒药五錢,茺蔚子(炒)二两,吳茱萸[音魚,yú]五錢,共研細末,一日二次,每次三錢。②橘子皮三錢,香附三錢,生姜錢半,每日二次,水煎服。③延胡索四两,牡丹皮二两,共研細末,陈酒調送下,每日一次,每次四錢。④失笑散每日服三錢,能通經止痛。
(2)新針疗法: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3)激素治疗:适用于內分泌失調的病人,应謹慎使用。可在經前一周內給小量黄体酮或睾丸素。
(4)給止痛药如阿斯匹林、优散痛等。
(5)手术治疗:已婚妇女如是子宮頸管狭窄引起痛經,可用器械扩张頸管。
2.继发性痛經:查出原因,对症处理。如因子宮肌瘤等病变引起,应作手术治疗。其他治疗同原发性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