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系指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失常而发生的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慢性营养不良病。可由阳光照射不足、喂养不当、食物中含钙、磷不足或比例不适宜、小儿生长快而供给不足,生病导致维素 D、磷的吸收障碍所致。属中医学“五迟”“五软”等范畴。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1)多汗:睡眠时出汗多,尤以枕部为甚,与室温、季节无关。
(2)枕部秃发:枕部出现半环形脱发。
(3)烦躁不安:白天常哭闹,夜间睡眠不好,经常突然惊醒。
(4)全身软弱,肌肉松弛。腹部膨大如蛙腹。
(5)肝脾有不同程度肿大。
2.骨骼变化
(1)头部:颅骨软化,呈方颅;囟门特大,闭合迟缓,可延迟到2~3岁;出牙较晚,或顺序颠倒,齿形细小,排列不整。
(2)胸部:肋软骨交接处出,上下相连呈串珠状,胸廓下缘向外翻起。较严重的患儿可产生明显的胸部畸形,致胸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剑突下部明显下凹,形成“漏斗胸”。
(3)四肢:腕及踝部关节处增厚,呈手镯状和脚镯状,下肢弯曲膝部外翻或内翻,呈“O”形腿或“X”形腿。
(4)脊柱后弯,骨盆畸形。
(二)主要类型
1.轻度:骨骼改变轻微,仅有颅骨软化,轻度肋串珠。多汗、不安、夜惊等。
2.中度:骨骼改变较明显,可出现方颅、肋串珠、肋软沟、轻度鸡胸、轻度或中度下肢畸形。囟门闭合及出牙延迟。肌肉松弛,可有轻度肝脾肿大及贫血。
3.重度:严重的骨骼畸形,如重度鸡胸,〇型或X型腿伴有精神和运动功能的发育迟缓。全身营养低下,肝脾肿大及严重贫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