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密切关系。因为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98%~99%),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男女之比约为3:1。本病一般属于中医“胃脘痛”“反酸”“嘈杂”等病范畴。
【诊断】
临床表现
1.疼痛:大多数病人有慢性长期、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上腹疼痛史。疼痛性质可表现为隐痛、钝痛胀痛、灼痛、饥饿样痛、刺痛等,程度一般较轻,可以忍受。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在上腹部偏右。疼痛有其节律性,胃溃疡多在进食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发生疼痛,持续1~2小时逐渐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多在进食后 2~4 小时发生疼痛,即空腹及夜间痛。
2.可伴有恶心、呕吐、反酸、流涎、嗳气、上腹胀满、食欲减少、体重减轻等症状。
3.触诊仅在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胃溃疡的压痛常在中上腹或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常在偏右处。 |
|